又是一年溫州特產——甌柑采摘的時節,在甌柑主產地的三垟街道,有些果農稱今年甌柑是大年,有的果農則稱是小年,到底今年溫州的甌柑生產是大年還是小年呢?
前天,記者請教了溫州市特產站副站長楊小平,他介紹,大小年原指一些農作物,尤其是果樹,一年多產(稱大年)一年少產(稱小年)的現象。大小年間隔的現象在蘋果、梨等一些果樹上表現得尤為明顯。而現在果農有了科學和精細化的管理,大小年間隔現象相對不是很明顯,所以,像甌柑之類的水果基本上不提倡大小年之說。相對數量,水果效益往往跟品質更有關系。
不過,楊小平介紹,以往果樹的大小年,給計劃生產和管理帶來了困難,也影響了市場的正常供應。因此,一旦果樹果子當年結得多,現代的果農都會對其果樹進行疏果控制,來保證其品質;果子采摘完時,果農還會增加果樹體內的營養物質和田間管理,通過整枝修剪等措施,確保次年開花及坐果率。這樣一來,大小年現象就更不常見了。
因果樹年齡以及管理不同導致每個果園每年情況有所區別,果農經常說的“大小年”,主要是針對自家點上的果園,而不是溫州甌柑面上的生產情況。楊小平說,溫州平原片,尤其是三垟片區今年的臺風及干旱天氣都沒對果樹生產造成大影響,產量較高;而澤雅山地片區的甌柑產量相對要低些,從目前來看,全市總產量跟去年不相上下。
|